南宋山水画的代表画家有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他们被合称为“南宋四大家”。以下是他们的部分代表作品:
- 李唐: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他的山水画严谨质朴,气象雄伟,犹存北宋风范,但造型章法及笔墨上均明显趋于简括,开创了南宋山水画的新风。代表作品有《万壑松风图》《采薇图》等。《采薇图》描绘了殷商贵族伯夷、叔齐在亡国后宁愿饿死也不食周粟的故事,借古喻今表达了画家对当时屈辱妥协者的不满。画中人物刻画生动传神,衣纹简劲爽利,以衬托人物刚直不阿的性格。树石画法粗简,墨色湿润。
- 刘松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其画风与李唐一脉相承。《四景山水》卷是其山水画代表作,分四段描写春夏秋冬的景色,并穿插以人物活动。与李唐的取材不同,刘松年多描写西湖一带的风光,其绘画风格显得精细秀润。《四景山水图》描绘了幽居于山湖楼阁中的大夫闲逸的生活,全卷画风精巧,彩绘清润,季节渲染十分得体,笔墨苍逸劲健。
- 马远:字遥父,号钦山,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对于山水、人物、花鸟无一不精,其山水画的成就尤为突出。用笔清劲外露,以《踏歌图》《寒江独钓图》为代表作。强烈的主观感受和情绪、精工的笔墨、裁剪有致的景物表现、简括精妙的构图、含蓄的画面布局和空灵的意境,汇聚成马远绘画中浓郁的诗意,成为他艺术风格的显著特色。《踏歌图》近处田垅溪桥,巨石踞于左角,疏柳翠竹,有几个老农边歌边舞于垅上;远处高峰削成,宫阙隐现,朝霞一抹,整个气氛欢快、清旷,形象地表达了“丰年人乐业,垅上踏歌行”的诗意。
- 夏圭:字禹玉,南宋画家,浙江杭州人,曾任画院待诏。他开始学画人物,后来攻山水画,用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将水墨技法提高到“淋漓苍劲,墨气袭人”的效果,树叶有夹笔,楼阁不用界尺,景中人物点簇而成,神态生动。构图常取半边,焦点集中、空间旷大、近景突出、远景清淡、清旷俏丽、独具一格,人称“夏半边”。《溪山清远图》为十张纸接成,画中景物变化甚多,时而山峰突起,时而河流弯曲。画家运用仰视、平视和俯视等不同角度取景,使起伏的峰峦和层层叠叠的岩壁,以及蜿蜒的河川,因为不同的视点在各个独立的段落里,产生独特的空间结构。
此外,还有一些佚名的南宋山水小品画也极具艺术价值,如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秋堂客话》(旧题为李唐所作)和《秋窗读书图》(旧题为刘松年所作)等。这些作品同样展现了南宋山水画的独特风格和高超技艺,为研究南宋山水画提供了重要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