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如何搭建设计系统框架?

2025-07-19

搭建设计系统框架是一个从 “零散设计元素” 到 “系统化规则” 的梳理过程,核心目标是让团队所有成员(设计师、开发、产品)使用统一的 “设计语言”,实现高效协作和体验一致性。以下是分阶段的实操指南,包含框架核心模块、搭建步骤和落地工具:

一、设计系统框架的核心模块:4 层金字塔结构

设计系统不是单一文档,而是由 “基础规则→可复用组件→页面模板→协作流程” 构成的多层体系,按优先级从底层到顶层搭建:


层级 核心内容 作用
1. 基础设计语言 品牌色、字体体系、图标规范、网格系统、圆角 / 阴影 / 边框等基础视觉规则 定义 “设计的小单位”,所有上层元素的基础
2. 组件库 按钮、表单、卡片、弹窗、导航栏等可复用组件(含样式 + 交互逻辑) 直接用于页面设计,减少重复劳动
3. 页面模板 列表页、详情页、表单页、首页等高频页面的标准化布局(基于组件组合) 快速搭建完整页面,保证页面结构一致性
4. 协作规范 组件命名规则、更新流程、版本管理、开发对接方式(如标注、代码输出) 确保团队高效协作,避免 “设计与开发脱节”

二、搭建步骤:从 “梳理” 到 “落地” 的 5 个阶段

阶段 1:梳理现有资产,明确核心需求(1-2 周)

阶段 2:定义基础设计语言(2-3 周)

这是设计系统的 “地基”,需精确到 “可量化的参数”,避免模糊描述:


阶段 3:搭建组件库(3-4 周)

基于基础设计语言,将高频元素封装为 “带交互逻辑的组件”,而非单纯的视觉样式:


阶段 4:设计页面模板与使用指南(2 周)

将组件组合成高频页面模板,同时明确 “何时用什么组件 / 模板”:


阶段 5:建立协作与维护机制(持续进行)

设计系统不是 “做完就结束”,需建立更新和推广流程:


三、避坑提醒:3 个常见误区

  1. 追求 “大而全”,忽略实用性:初期无需覆盖所有组件,先搭建 “80% 场景会用到的核心元素”(如按钮、表单、卡片),再逐步迭代,避免因过于复杂导致团队抵触。
  2. 只关注 “设计端”,忽略开发落地:设计组件时需与开发沟通技术可行性(如 “某动画效果实现成本过高”),确保设计规则能被代码还原,避免 “设计一套,开发一套”。
  3. 缺乏推广和培训:上线后需对团队做培训(如 “如何调用组件库”“新增需求如何申请修改系统”),否则会出现 “有人继续用旧设计,有人用新系统” 的分裂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