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iOS 10 人机界面设计指南的核心是聚焦核心原则、结合实例拆解、针对性实践,避免陷入 “逐字通读指南” 的低效误区。以下是分阶段的快速学习方法,兼顾 “理解核心” 和 “落地应用”,适合 UI 设计师高效掌握:
iOS 设计指南的本质是 “苹果对 iOS 生态交互逻辑、视觉风格的底层规则”,无需通读所有细节,先通过3 个关键维度建立整体认知,避免被零散知识点淹没:
这是 iOS 10 设计的 “底层逻辑”,所有界面、控件、交互设计都围绕这些原则展开,记不住原则等于抓不住方向。
重点聚焦高频用到的 4 个核心原则(其余原则可结合实例后续补充):
- 清晰(Clarity):核心是 “功能优先,视觉服务于信息传递”—— 比如文字无论尺寸都要易读(iOS 10 默认字体是 San Francisco,需注意字号 / 行高规范)、图标必须 “一眼表意”(避免过度装饰)、留白要能 “突出重点内容”(比如列表项间距、按钮与文字的留白)。
- 直接操作(Direct Manipulation):核心是 “用户对屏幕对象的操作要‘所见即所得’”—— 比如 iOS 10 的 3D Touch 快捷操作(按压图标弹出菜单)、通知栏下滑展开详情、列表 item 左滑删除,都是 “直接操作 + 即时反馈” 的典型,记住 “操作后必须有视觉 / 动效反馈”(比如按钮点击时的高亮、滑动时的惯性动画)。
- 一致性(Consistency):核心是 “符合用户对 iOS 的已有认知”—— 比如导航栏的 “返回按钮在左”“标题居中”、开关控件的 “绿色为开 / 灰色为关”、输入框的 “光标样式 / 键盘弹出逻辑”,不要自创与系统冲突的交互(比如把返回按钮放右侧,会增加用户学习成本)。
- 用户控制(User Control):核心是 “让用户感觉‘我在主导’”—— 比如 iOS 10 的通知权限可单独关闭、应用弹窗必须有 “取消 / 确认” 选项(不能强制用户操作)、后台应用可手动上滑关闭,设计时避免 “替用户做决定”(比如自动跳转页面、强制弹出广告)。
快速记忆法:找 1 个 iOS 10 原生应用(比如 “信息”“照片”),对照这 4 个原则逐屏拆解 —— 比如 “信息” 应用的对话列表(清晰:头像 + 昵称 + 消息预览层级分明)、长按消息弹出菜单(直接操作)、右上角 “新消息” 按钮样式(一致性:与其他原生应用的按钮风格统一)、删除对话需二次确认(用户控制),1 个应用就能帮你理解 80% 原则。
iOS 10 相比前代有3 个对设计影响大的新功能,是学习重点(其他小更新可暂放),直接关系到界面设计的落地:
快速学习法:打开 iOS 10 设备(或模拟器),手动操作这 3 个功能 —— 比如添加 1 个 Widget、展开 1 条通知、在 Messages 中使用插件,记录下 “苹果对这些功能的设计规范”(比如 Widget 的边距、通知展开的动效逻辑),比读文字指南更直观。
iOS 10 的界面基于 UIKit 构建,设计师无需懂代码,但需知道 **“哪些控件能改、哪些不能改”“什么时候用系统控件,什么时候自定义”**,避免设计出 “无法实现或不符合用户习惯” 的界面。
重点关注 3 类高频元素:
- 栏(Bars):导航栏(Navigation Bar)、工具栏(Toolbar)、标签栏(Tab Bar)—— 核心规则:导航栏标题字体 / 颜色可改,但返回按钮样式建议用系统默认(避免用户找不到);标签栏多 5 个 item(超过会折叠),选中态颜色需与应用主色协调(但不要与系统警告色冲突,比如红色通常用于 “删除 / 危险操作”)。
- 控件(Controls):按钮(Button)、开关(Switch)、输入框(TextField)—— 核心规则:开关只有 “开 / 关” 两种状态,不要自定义成 “三态”;输入框需适配键盘弹出(避免被键盘遮挡,预留滚动空间);按钮点击区域小尺寸建议≥44×44pt(iOS 10 触摸目标规范,确保易点击)。
- 视图(Views):列表(Table View)、集合视图(Collection View)—— 核心规则:列表 item 左滑默认支持 “删除 / 更多” 操作,自定义左滑功能时需保留 “删除” 的红色样式(符合用户认知);集合视图(比如照片应用的相册网格)需适配不同屏幕尺寸(iPhone 5s 到 iPhone 7 Plus 的宽度差异,避免布局错乱)。
快速学习法:整理 1 份 “iOS 10 常用控件清单”,标注每个控件的 “不可修改规则”(比如开关的形状)和 “可自定义范围”(比如按钮的颜色 / 文字),设计时直接对照,避免踩坑。
看完核心规则后,容易犯的错是 “知道原则,但不知道怎么用”。通过 **“原生应用拆解 + 竞品分析”** ,把抽象原则转化为具体设计细节:
原生应用是苹果自己的 “设计范例”,拆解它们等于直接看 “苹果如何践行自己的指南”。推荐拆解 **“信息(Messages)” 和 “照片(Photos)”** ,覆盖高频交互场景:
-
拆解 “信息” 应用:
- 视觉层面:对话气泡的圆角(iOS 10 圆角半径约 8pt)、自己的消息气泡颜色(系统默认蓝色)、对方的消息气泡颜色(浅灰色)—— 体现 “清晰” 原则(通过颜色快速区分发送方);
- 交互层面:长按消息弹出 “复制 / 转发 / 更多” 菜单(直接操作 + 即时反馈)、输入框上方的插件入口(横向滚动,图标尺寸统一)—— 体现 “一致性” 和 “新特性适配”;
- 通知层面:锁屏时短信通知折叠态显示 “XX:[消息摘要]”,下滑展开后显示完整对话 + 快速回复框 —— 体现 “可拓展通知栏” 的设计规范。
-
拆解 “照片” 应用:
- 导航层面:底部标签栏(“照片 / 相册 / 回忆 / 搜索”4 个 item,选中态为蓝色)—— 符合 “标签栏多 5 个 item” 的规则;
- 交互层面:按压相册封面弹出 “快速操作”(比如 “添加到共享相册”)—— 体现 3D Touch 的适配;
- 视图层面:照片网格的间距(统一留白,避免拥挤)—— 体现 “清晰” 原则。
拆解方法:拿一张纸或 Figma,画出应用的核心页面(导航栏 + 视图 + 控件),标注出 “每个元素对应的设计原则 / 规范”,比如 “返回按钮→一致性原则(系统默认样式)”“消息气泡颜色→清晰原则(区分发送方)”。
看原生应用是 “学规则”,看第三方应用是 “学如何在规则内做个性化”。比如你设计的是社交类应用,可分析 iOS 10 版的 “微信” 或 “微博”:
- 微信 iOS 10 版:底部标签栏(“微信 / 通讯录 / 发现 / 我”)用绿色作为选中态(符合 “可自定义颜色,但需统一” 的规则),聊天列表 item 左滑支持 “标为未读 / 删除”(保留系统左滑交互逻辑,只自定义功能)—— 体现 “一致性 + 个性化” 的平衡;
- 微博 iOS 10 版:首页导航栏标题居中(符合系统规范),下拉刷新用 “微博 logo 动画”(自定义动效,但保留 “下拉刷新” 的交互逻辑)—— 体现 “反馈原则(动效提示刷新状态)”。
分析重点:记录 “第三方应用如何适配 iOS 10 新特性”(比如是否做了 Widget、是否支持 3D Touch 快捷操作),以及 “如何在系统控件基础上做视觉优化”(比如按钮颜色、图标风格),避免 “为了个性化而打破用户习惯”。
学完理论和案例后,必须通过 **“小范围实践”** 巩固,避免 “学完就忘”。推荐 2 个低成本实践任务,1 天内可完成:
覆盖 iOS 10 核心知识点:Widget 设计、列表视图、导航栏、3D Touch 适配。
具体要求:
- 导航栏:包含 “标题 + 左侧返回按钮 + 右侧添加按钮”(按钮样式参考系统规范,避免自定义形状);
- 列表视图:item 包含 “头像 + 标题 + 摘要文字”(字号用系统默认 San Francisco,标题 17pt,摘要 15pt,行高 1.2 倍),支持左滑删除(保留系统红色删除按钮);
- Widget:设计小 / 中两种尺寸,显示列表的 “top 3 热门 item”(信息精简,无滚动),适配 3D Touch 触发(按压列表 item 弹出 “查看详情 / 分享” 快捷操作)。
验证标准:对照 iOS 10 指南,检查是否符合 “清晰原则”(文字易读、留白合理)、“一致性原则”(控件样式不偏离系统认知)、“直接操作原则”(左滑 / 3D Touch 有反馈)。
覆盖 iOS 10 可拓展通知栏特性:
具体要求:
- 折叠态:显示 “应用图标 + 通知标题 + 摘要文字”(比如 “XX 应用:您有 1 条新消息”);
- 展开态:显示完整消息内容 + 2 个快捷按钮(“回复” 和 “标记已读”),按钮样式与应用主色协调(但避免用红色,红色留作危险操作);
- 适配锁屏 / 解锁场景:锁屏时展开通知需验证密码(符合 iOS 10 安全规范),解锁后可直接操作按钮。
验证标准:模拟用户操作(下滑展开、点击按钮),检查是否符合 “用户控制原则”(可取消操作)、“反馈原则”(按钮点击有高亮)。
-
官方资源(优先看):
- 苹果官网《iOS 10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无需注册,直接看 “Design Principles” 和 “iOS 10 Updates” 章节,其余章节按需搜索);
- Xcode 模拟器(可安装 iOS 10 版本,手动操作原生应用,比看截图更直观,适合没有 iOS 10 设备的设计师)。
-
辅助学习资源(快速补充):
- 设计师社区文章:站酷、Behance 搜索 “iOS 10 设计指南 解读”,看其他设计师的总结(比如 “iOS 10 Widget 尺寸规范”“3D Touch 交互细节”),避免自己踩坑;
- 视频教程:YouTube 搜索 “iOS 10 Design Tutorial for UI Designers”,看 1-2 个实操视频(比如 “如何用 Figma 画 iOS 10 控件”),比文字更易理解动效和布局细节。
iOS 10 设计指南的学习不是 “背诵所有规则”,而是 **“先抓核心原则→用实例理解规则→用实践验证规则”** 。记住:苹果的指南本质是 “帮助设计师做出用户熟悉、体验流畅的应用”,所以学习时始终问自己两个问题:
- 这个设计是否符合用户对 iOS 的已有认知?(一致性原则)
- 这个设计是否让用户操作更直接、信息更清晰?(直接操作 + 清晰原则)
按这个逻辑,1-2 天就能掌握 80% 的核心内容,后续再根据具体需求(比如自定义动效、适配特殊屏幕)补充细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