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0
可读性(Readability)是web用户体会的的重要目标,由于访客上网很大程度就是为了获取信息,用户习气“扫视”而不是阅览。同时,产生交互行为之前,也必须有个获取信息引导“交互”的条件。所以,可读性的重要清楚明了,且毋庸置疑。
具体分析web可读性的构成,首先我以为一部分是信息自身的质量,写的好不好或许用的对不对;还有一部分是信息与设计结合的附加值,可以经过展示的design来提高。前者应该是各行各业内容工作者需求把握的根底,而后者则需求web设计师来优化提高。比方一部小说的可读性如何,首先是内容层面的小说结构、章节段落组织、遣词造句是否可读,其次才是排版和印刷质量等体现层是否可读。也就是说,文学和文明功底会影响可读性,但与design关系不大,他们之间彻底可以从技能层面别离。所以,我以为研讨Web可读性不必深究内容质量自身的“可读性”问题。
继续总结我发现,各种言语这么多年在“信息自身的质量”话题上现已积累了许多研讨,并且都构成固定标准。别的,互联网上的Web界面有个特色,言语和字符构成复杂,中文、英文、数字和各种符号常常混合在一起。因而,我以为可以把Web可读性分三个层次来了解:
彻底用错了
没有契合既定标准
体现形式欠佳
彻底用错了
涵盖内容比较广,过错语法、过错字和词语、过错标点、过错符号等等都包含在内。
过错语法主要体现在一些案牍上,某些规划不严谨的页面里,许多案牍都是工程师顺手加的。还有些过度润饰和搞怪风格的言语,用户也不一定喜爱。别的,翻译的案牍也是问题热点,由于许多做翻译的同事并不理解专业领域知识,不免在遣词造句上有短缺。
过错字(错别字)和词语在界面上也许多,比较典型的是“登录”仍是“登陆”的事例(“登录”正确),相似的还有“帐号”和“账号”(“帐号”正确)。现在现已很少能找到产品证明,但讨论时仍是很简单误录入。
过错标点太常见了,尤其在与朋友的谈天,以及邮件中。我以为在网络上常见的问题是中英文标点混用,也许是大家懒得切换输入法。关于成年人来说,绝大多数标点符号的运用正确与否,都不会给表达造成大误解,网络上加标点减标点的文字游戏段子都是笑谈。用好标点主要是加强交流,免得多费口舌解释,有利于双方。
过错符号也有很好的例子,比方当年常常有人分不清楚@和©(@是邮件分隔符,©指版权所有的意思)。甚至有内容上把星号“*”用成了乘号“×”,或许用小写字母“x”来代替。还有关于¥和¥的争辩,总的来说,字符都受字体定义的严重影响,有时候在某种环境下看起来差不多,但本质上却有根本的不同。
没有契合既定标准
以中文语境为例,主要包含汉语书写标准、英文书写标准、数字书写标准。
汉语书写标准可能比较陌生,难道每天用的言语还有标准?估计咱们这些常常写blog的网友能意识到,专有术语缩写词在文章首次出现时,应该写全称并括号阐明。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月日,应该运用汉字;相邻的两个数字并排连用表示概数,应该运用汉字等等。
英文书写标准主要是大小写问题,除句首字母、人物名字、称呼头衔、国家地名、年月日等单词都需求大写首字母,而特别缩写词字母都需求大写,比方CSS或HTML。还有中英文地址书写习气正好相反,先是门牌号,终是国家。
数字书写标准相对简单,大家能分的比较清楚,但有些问题仍是简单疏忽。比方年份是不能简写的,98年能理解,2012年不能简称12年吧?另表达如2010.5.11的公历年月日时,正确应该给一位数加“0”成为“2010.05.11”。数字的特别造型,通常在中文传达中占尽优势,但也不能随意用。比方表达约数的“30多种”并不标准,正确应该为“三十多种”。
体现形式欠佳
体现指用户可以直观看到的效果,具体状况具体分析,但咱们可以以用户习气为基准,总结出部分通用准则。欧美学术界现已有了不少研讨成果,经过科学的定量分析可以用软件计算出大概可读性参考数。
应该说铺垫了这么多,终才进入本文中心主题,也就是归于web design可控规模之内的“体现层”可读性影响因素。根本只涉及web的结构和体现,相对改进提高用户体会的成本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