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哪些测试方法适合早期原型阶段?

2025-08-15

在产品早期原型阶段(如线框图、低保真原型、纸面原型等,功能未完全实现、视觉和交互尚未定型),测试的核心目标是快速验证核心设计逻辑、发现关键流程漏洞、收集对概念和结构的反馈,而非评估细节体验或性能。因此,适合该阶段的测试方法需满足低成本、高效率、低技术门槛、反馈直接的特点,无需依赖完整产品或大量资源。以下是常用且适配的测试方法:

1. 纸面原型测试(Paper Prototype Testing)

核心逻辑:用纸张、笔画出产品界面(如按钮、输入框、页面跳转流程),测试者通过 “模拟操作”(如用手指点纸面上的 “按钮”,测试人员手动切换 “页面”)完成任务,观察用户行为并收集反馈。


2. 低保真原型测试(Low-Fidelity Prototype Testing)

核心逻辑:用设计工具(如 Figma、Sketch、Axure 的低保真模式,或在线工具 Mockingbot)制作 “线框级原型”(仅用灰色块、简单图标、文字标注界面元素,无颜色、动效),支持基础交互(如点击按钮跳转页面、下拉显示列表),让用户在电脑 / 手机上完成模拟任务。


3. 启发式评估(Heuristic Evaluation)

核心逻辑:由 1-3 名具备易用性知识的专家(如 UX 设计师、产品经理),依据公认的 “易用性原则”(如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可见性、匹配性、用户控制、一致性等),主动审查原型的设计是否符合原则,直接指出问题(如 “‘提交’按钮没有明确反馈,违反‘可见性原则’”)。


4. 认知走查(Cognitive Walkthrough)

核心逻辑:由测试者(可是产品团队成员、专家或少量目标用户)以 “用户视角”,按 “新手第一次使用” 的逻辑,一步步完成核心任务,同时回答 3 个关键问题:


  1. 用户是否能明确 “当前任务目标”?(如 “我知道现在要‘填写收货地址’”);
  2. 用户是否能发现 “实现目标的操作入口”?(如 “我能看到‘添加地址’的按钮”);
  3. 用户操作后,是否能确认 “操作成功 / 下一步该做什么”?(如 “点击后显示‘地址已保存’,知道下一步可以付款”)。


5. 情景访谈(Scenario-Based Interview)

核心逻辑:给用户描述一个 “真实使用场景”(如 “假设你周末想订一家附近的川菜馆,打开这个 APP 后,你会怎么做?”),让用户基于早期原型(纸面 / 低保真),边 “模拟操作” 边描述自己的思考过程(“我先看首页有没有‘美食’分类,因为我要找川菜馆”),测试者记录 “用户预期与设计的偏差”。


早期原型阶段测试方法的核心筛选原则

选择时需优先满足以下 3 点,避免资源浪费:


  1. 低投入:不依赖开发、不消耗大量时间制作原型(如排除高保真原型测试、大规模用户问卷);
  2. 快反馈:测试后 1-2 天内可输出核心问题,支持快速迭代(如排除需要复杂数据统计的定量测试);
  3. 聚焦结构:不纠结视觉、动效等细节,只验证 “流程、逻辑、认知匹配度”(如排除可用性指标测试,如任务完成时间、错误率统计)。


综上,早期原型阶段的测试核心是 “快速试错、低成本验证”,上述 5 种方法均能高效满足这一需求,其中纸面原型测试 + 启发式评估是经典的组合(前者用用户反馈发现问题,后者用专家经验规避共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