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如何选择适合图标的线条和填充风格?

2025-07-13

选择适合图标的线条(Line)和填充(Fill)风格,核心是匹配使用场景、品牌调性与用户认知习惯,需从功能目标、视觉逻辑、技术适配三个维度综合判断。以下是具体的选择方法和决策框架,帮助你精准匹配风格:

一、先明确 2 个核心前提:避免 “为风格而风格”

在纠结线条或填充前,先确定 2 个基础问题,缩小选择范围:


  1. 使用场景是什么?
    图标是用于 App 界面、网页按钮、品牌物料,还是印刷品?不同场景对 “清晰度”“识别效率”“适配性” 的要求完全不同(例如手机端小尺寸图标更依赖 “简洁线条”,而海报大尺寸图标可用 “填充” 增强视觉冲击力)。
  2. 品牌 / 产品调性是什么?
    是科技感(如工具类 App)、亲和力(如母婴产品)、极简感(如高端品牌),还是活泼感(如儿童 App)?线条和填充风格会直接传递调性(例如线条感 = 理性 / 精致,填充感 = 温暖 / 醒目)。

二、线条风格:适合什么场景?怎么选?

线条图标(Line Icon)以 “轮廓 + 留白” 为核心,特点是轻盈、简洁、易适配,适合追求 “低视觉干扰、高识别效率” 的场景。

1. 适合选择线条风格的 5 种情况

2. 线条风格的关键细节的选择

三、填充风格:适合什么场景?怎么选?

填充图标(Fill Icon)以 “实心色块” 为核心,特点是醒目、有视觉重量、传递强烈存在感,适合需要 “突出重点、增强视觉冲击” 的场景。

1. 适合选择填充风格的 5 种情况

2. 填充风格的关键细节的选择

四、进阶选择:线条 + 填充的结合风格(Outline + Fill)

若单一风格无法满足需求,可采用 “线条 + 填充” 的混合风格,兼顾 “简洁” 与 “醒目”,常见两种形式:


  1. 核心区域填充,边缘线条勾勒:如 “购物车” 图标,车筐部分用填充色,车架用线条,既突出主体,又保留细节(例:淘宝购物车图标,橙色填充车筐 + 黑色线条车架,兼顾识别与视觉层次)。
  2. 部分填充(半填充):用于传递 “部分完成” 状态(如进度类图标:“已完成 50% 的任务”,用半填充色块 + 线条轮廓,直观传递进度)。


注意:混合风格需控制 “复杂度”,避免线条与填充混乱(同一套图标中,混合逻辑需统一,要么都 “核心填充 + 边缘线条”,要么都 “半填充”)。

五、决策 checklist:3 步快速确定风格

后,可通过以下 3 个问题快速验证选择是否合理:


  1. 场景适配性:小尺寸→优先线条,大尺寸→优先填充;密集排列→线条,核心入口→填充。
  2. 调性匹配度:科技 / 极简→线条,温暖 / 活泼→填充。
  3. 识别效率:是否能在 3 秒内让用户明白图标的含义?线条是否清晰无模糊?填充是否无对比度问题?


通过以上方法,可避免 “凭感觉选风格”,让线条与填充的选择更贴合功能目标,同时保证图标在视觉上统一、在体验上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