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 10 人机界面设计指南中的直接操作原则强调让用户能够对屏幕上的对象进行直接操控,进而提升参与度和对操作结果的理解度,具体内容如下:
- 直接操控方式:用户可通过旋转或移动设备来影响屏幕中的对象,也能够运用手势去操作屏幕上的元素,像拖曳、滑动、拨动开关、移动滑块、滚动数值选择器以及轻扫翻阅等都是常见形式,多点触摸技术为这些操作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持 。
- 即时反馈机制:当用户执行直接操作行为后,系统需要提供即时且可视的反馈,这样能让用户确认交互行为已经被识别和处理。比如,系统自带应用里,可交互元素被点击时会临时高亮显示,而对于需要长时间运行的操作则有进度指示器来展示进度,此外,动效、声音也常被用于加强对行为结果的提示 。
- 基于隐喻设计:如果应用里的虚拟对象以及相关行为和用户在现实生活或其他数字场景中熟悉的体验类似,用户便能更快速地掌握应用的使用方法。例如在 iOS 系统中,用户通过将视图移出屏幕来显示下方内容,这和在现实中翻动物体看到其下方内容的逻辑是相似的,这种隐喻的设计因为用户能与屏幕进行物理交互而发挥良好效果 。
- 以用户为控制主体:在 iOS 系统环境下,用户才是交互的主导者,而非应用程序。应用可以针对一系列用户行为给予建议,或者针对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操作发出警告,但不能代替用户去做决策。为了让用户切实感受到自己对交互的控制权,应用要使用大家熟悉且可预知的交互元素,对于存在破坏性的行为需让用户二次确认,同时要确保即使是正在运行中的操作也可以轻易被取消 。